·地址: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岩滩村
·电话:157 7222 9869
·Q Q:2982822758
·邮箱:2982822758@qq.com
作者:诚信兄弟 发布时间:2018-03-17 14:24:26
唐代诗人李白,以酒为乐,以诗相伴,成为古往今来、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。他酒醉吟诗,透着男子汉的豪放与豁达。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可谓把诗仙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一、豪放之饮。《将进酒》描述,李白与朋友饮酒,喝到兴处,有感而发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“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” 可能是朋友带钱不多,或许饮酒很晚,或许老板打烊,朋友劝其退场。可李白却说”老岑、老丹你们就别磨叽了,赶快喝酒,杯要见底,别养金鱼。“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杯莫停”。
当朋友说,别再喝了,带的钱不够了。可李白却放出狠话,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!”这真是一场壮观、豪放的喝酒场面。我们无法考证,当初李白饮酒的酒店之排场和菜肴之鲜美,但从诗人有感而发的感慨之中,推断会是不错的馆子。或许是长安数一数二的酒楼。可惜,后人没有保护好酒楼旧址,不然其知名度不亚于黄鹤楼与岳阳楼。
二、风雅之饮。春暖花开,皓月当空,一个人,一壶酒,有花相伴,有月相陪,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 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,以丰富的想象,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,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。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性情之旷达,物我之间无所容心。
三、浪漫之饮。诗人在山野之间,酒香、花香自然和谐。相约知己,举杯畅饮,真乃酣畅之极。“两人对酌山花开,一杯一杯复一杯。 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”子曰,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,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敬激荡于古人的胸中,与大自然对话,与大自然相谐,以大自然作比,实现天时地利人和、天人合一,是一种超脱的时尚,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境界,甚至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追求。
四、惆怅之饮。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。这是李白在《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》的诗句,作为送别为题的诗,却不写叙别,不写楼,直抒郁结,可以看出此时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,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在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,当年,应召为杨玉环作诗,皇上赐衣服,高力士为他脱靴,那是何等威风。而今早已是过眼的烟云。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,诗人渐增愁意不能自拔,诗人只能借酒消愁。
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后人誉之为诗仙,同时也被称为酒仙。李太白能诗会词,工于书法,且精通剑术。一生好云游四方,求仙学道。少有辅弼帝王、建功立业之志。一生中经历过两次仕途生涯,但都未受重用,便整日饮酒赋诗,终因狂放的性格而遭放逐,后重病而逝。
少年李白,是游走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位游侠。与其他仗剑走天涯的游侠不同,李白的剑,是他腰间的那柄酒葫芦。走到哪儿便喝到哪儿,这是他最异于人的独特侠风。
李白好酒,这是众人皆知的,杜甫的一首《饮中八仙歌》便可为证。“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 ”太白饮酒一斗,便可成诗百篇,看来酒作为催生名篇佳作的催化剂在李白身上作用得尤为明显。而整日饮酒的李白之所以被人美誉为“酒仙”而非“酒鬼”,皆归功于他“诗仙”这一称号吧。
李白乐于他的诗酒人生,大概是受陶渊明的影响。他在《山中与幽人对酌》中曾写道:“我醉欲眠卿且去,明朝有意抱琴来。”这句“我醉欲眠卿且去”引用的是陶渊明“醉石”的典故。相传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整日以酒为伴,常与朋友对饮,醉了直接跟好友说“我醉欲眠,卿可去”,卧在附近的大石上便呼呼大睡。久而久之,这块石头上竟成人形。不避抄袭的嫌疑,将这句话引用得如此直接率直,可见李白对陶渊明是仰慕至极。
李白虽敬仰陶渊明,但在政治上,却与之持不同态度。陶渊明当年因看透了官场的黑暗,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弃官归隐,而李白则始终对做官充满渴望之情。他坚信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,自己的才华终有一天能够施展。在得到第三道入京诏书后,他高兴地赴京任命。临行前置酒一席,赋诗一首,高吟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一展鹏程的心态溢于言表。